授人以渔:公共教育支出的减贫效应及作用机制"Teach People to fish" : The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许先普,宋佳
摘要(Abstract):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教育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彻底稳定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通过构建内生增长模型,阐释了公共教育支出减贫效应的作用机理,并基于中国大陆30个省份2003—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共教育支出对贫困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公共教育支出有助于降低贫困,同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积累均有利于改善贫困程度,而贸易开放的影响为负。公共教育支出的减贫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并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缓解贫困。在此基础上,从扩大教育支出规模、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教育扶贫效果的政策建议,针对各教育阶段实施差异化的教育支出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等,为彻底阻断返贫风险,从根本上实现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提供借鉴。
关键词(KeyWords): 公共教育支出;贫困;内生增长模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XJK17QJG001)
作者(Author): 许先普,宋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罗良清,平卫英,单青松,等.中国贫困治理经验总结:扶贫政策能够实现有效增收吗?[J].管理世界, 2022, 38(2):70-83+115+5-8.
- [2]姜长云.新发展格局、共同富裕与乡村产业振兴[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1):1-11+22.
- [3] JOLLIFFE D, PRYDZ E B. Societal poverty:a relative and relevant measure[J].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2021, 35(1):180-206.
- [4]汪三贵,周园翔.产业扶贫、收入增长和家庭教育支出——基于产业扶贫示范试点项目的准实验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23(2):4-19.
- [5]贾玮,黄春杰,孙百才.教育能够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吗?——基于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测量和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 2021, 37(5):11-19.
- [6] XU X, LI X, ZHENG L. A blessing or a curse?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china's regional green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3):1312.
- [7]苏静,周振芳,肖攀.教育改善贫困阶层代际传递的效果与机制——来自CLDS微观数据的证据[J].教育与经济, 2022,38(2):10-18+61.
- [8] DATZBERGER S. Why education is not helping the poor.Findings from Uganda[J]. World Development, 2018, 110(5):124-139.
- [9]汪德华,邹杰,毛中根.“扶教育之贫”的增智和增收效应——对20世纪90年代“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评估[J].经济研究, 2019, 54(9):155-171.
- [10]姚兴安,朱萌君,季璐.公共教育投入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效应检验[J].统计与决策, 2022, 38(5):65-69.
- [11]黄巨臣.“后脱贫时代”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如何深入——一个资源配置视角的分析框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 19(5):51-59.
- [12]于璇.我国高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动态演进与趋势预测[J].教育与经济, 2021, 37(3):59-69.
- [13]许先普,陈天鑫.旅游消费、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均衡发展[J].消费经济, 2019, 35(2):25-33.
- [14]解雨巷,解垩,曲一申.财政教育政策缓解了长期贫困吗?——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的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9,21(3):4-17.
- [15]高艳云,王曦璟.教育改善贫困效应的地区异质性研究[J].统计研究, 2016, 33(9):70-77.
- [16]姜扬.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主观贫困的影响研究:基于总量和效率双重视角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5):82-93.
- [17]陈静文,向汉庆,王柯入.农村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及精准脱贫对策——以湖南醴陵市均楚镇大垅洲村为例[J].城市学刊,2018, 39(3):83-86.
- [18]樊士德,金童谣.中国劳动力流动对城乡贫困影响的异质性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 2021(4):98-113+128.
- [19]彭妮娅.教育扶贫成效如何?——基于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 40(4):90-97.
- [20]任碧云,陈曦.包容性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双重门槛效应:基于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 40(5):122-130.
- [21]詹新宇,刘文彬.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J].教育与经济,2019(1):46-57.
- [22]杨灿明.中国战胜农村贫困的百年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J].管理世界, 2021, 37(11):1-15.
- [23]匡小平,谈慧娟.规模和结构视角下财政支出政策的减贫效应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 2020, 40(11):88-96.
- 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解释,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是政策划分,不是行政划分,也不是地理概念划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