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篇中的隐性衔接Study on the Implicit Cohesion in Text
程媛;
摘要(Abstract):
语篇的衔接不仅是一种表层结构上的词汇、语法手段,同时也是语篇中的深层结构上的认知手段。前者指的是语篇的显性衔接手段,主要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等语法手段与重复、同义、上下义和搭配等词汇手段;后者指的是语篇的隐性衔接手段,主要包括语言的象似性、语言的人际功能和认知语境推导等手段。这两大手段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语篇的建构,并达到语篇的连贯。
关键词(KeyWords): 语篇;衔接;连贯;认知;隐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程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朱永生.韩礼德的语篇连贯标准—外界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20-24.
- [2].王寅.象似性原则的语用分析[J].现代外语,2003(1):3-12.
- [3].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68.
-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 [5].苗兴伟.人际意义与语篇的建构[J].山东外语教学,2004(1):5-11.
- [6].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 [7].范文芳.英语语气隐喻[J].外国语,2000(4):29-34.
- [8].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325.
- [9].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15.
- [10].Hobbs J R.Coherence and Coreference[J].Cognitive Science,1979(3):6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