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刊

  • 简述辛亥革命期间的湖南

    林增平

    就辛亥革命的全过程来说,湖南人可以说参与了其中的大部分事件。本文对此作了简明阐述。

    1991年04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杨毓麟与《新湖南》

    杨东梁

    辛亥革命前的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家中,杨毓麟(1872~1911)占有一定地位。他撰写、出版了《新湖南》一书,批判康、梁的保皇言论,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1991年04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要重视辛亥革命领导群体的作用

    萧致治

    <正> 这里奉献给读者的,是一本探讨辛亥革命时期以黄兴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的专著。其中:既有与黄兴同生死、共患难、为了实现共同的革命理想而长期合作的亲密战友,也有在黄兴教导与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有志青年,还有倾心支持黄兴从事革命活动的仁人君子。从年龄来说,有比他大20岁的前辈长者,也有比他小至13岁的英俊青年,而绝大多数则是相差不过10岁的同辈人士。黄兴在这批人士中属于年龄较大的兄长一辈。从地域来说,包括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江西、云南、四川、陕西、直隶(今河北)等13省,绝大多数属于南方省份。尤以两湖地区最多。尽管他们有年龄之差,地区之别,但都有一个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良好愿望,绝大多数都与黄兴长期保持亲密的关系。即使有些人在政治斗争中与黄兴有过政见分歧,由于黄兴盛德大量,光明磊落,宽容谦让,诚信待人,彼此之间也能保持长期的友好关系。他们之间的友谊,大多是在长期合作共事中建立起来的,而这种友谊的建立与增进,又进一步推进了革命斗争。

    1991年04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邓小平统战思想的理论特点

    曾长秋

    <正>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拨乱反正,继往开来,开创了我国统一战线发展的最好时期。现就其思想理论特点缕述如下: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统一战线理论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自身统一和联合同盟军的问题。邓小平继承和发挥了这一思想,概括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集中反映在《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本著作中。 邓小平认为:我国现阶段统一战线有三个层次,一是工人阶级自身的统一战线,二是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在内的统一战线,三是国际范围的反霸统一战线。当然,这是广义的统一战线含义。狭义的统一战线只指中间这个层次,即两个联盟,分别是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由大陆全体劳动者、爱国者组成的联盟,和以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由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组成的联盟。

    1991年04期 10-1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说文》“多形多声”说研究

    汤可敬

    “多形多声”说是近两千年文字学中悬而未决的疑案。本文吸收古今文字学研究成果,逐一考察了大徐本载列的全部多形多声字共82个。除“”字构形不明外,无一多形多声字。由此指出许氏“多形多声”说理论上的偏颇就在于不能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形声字内部形符和声符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运动轨迹。

    1991年04期 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 试论工具充当施事及其语义关系

    何玲梅

    非生物性物体——工具,充当动作的执行者——施事,本文旨在揭示其内在奥妙。

    1991年04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灵感的美学追溯

    刘泽民

    灵感在本质上是人的自由的精神景观。自由诉诸感性、直觉、瞬息、偶然、体验,是灵感区别于常态意识的基本特征。灵感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也与无意识密切相关。灵感问题的研究对当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

    1991年04期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 论周立波小说的审美情调

    秦忠翼

    周立波的小说具有明丽乐观的审美情调,既是时代精神在作品中的体现,又是作者的人格心理、审美认识、审美情趣融汇的结晶。社会主义主旋律的作品离不开这种审美因子。

    1991年04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 姜贻斌的两重小说世界

    伍洪涛

    姜贻斌采用纯客观的叙述视角和零度情感的叙述态度,以独有的风格特征营构了属于他自己的两重小说世界,语言表达具有简约与繁复之美。

    1991年04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关于人类的起源——人类真的通过劳动而起源于古猿吗?

    胡伏苔

    人类可能起源于与新生代同时形成的印度洋。猿类无论在体质、智力或同类内部关系诸方面与人类的特点差距遥远,而且其中有中间动物存在,因此人类不可能直接起源于猿类。劳动在完善人类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但人类并不起源于劳动。

    1991年04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 《周易》爻符与数符含义新论

    陈科华

    《周易》九、六之数是原始《易经》中固有的数占形式之一;九、六之数是原始数的产神秘物,其物质基础是早期人类历法观念所赖以产生的农业文明,其精神来源是上古神话中的日神传说;而爻符的原始含义是原始人把握自然的直观经验观照,与九、六的神话精神息息相关。

    1991年04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 从《列女传》到《烈女传》——兼论汉唐妇女地位的变迁

    薛麒麟

    <正> 自从恩格斯所谓“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以来,女性开始丧失了其应有的历史地位。一部人类史变成了清一色的男性史:男性的国家、男性的政治、男性的经济、男性的法律、男性的道德,一切的一切都打上男性的烙印。在西方,连“历史”(History,即his story的缩写)一词也成了“男人的故事”的代名词。 中国妇女在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并不亚于男人,但中国史书对妇女的记载却渺若晨星。秦汉以前的史书,如《尚书》、《国语》、《春秋》、《左传》没有专门关于妇女事例的记录,却有“女祸”的思想融贯其中。如《尚书、牧誓》讲商纣王之失道即在于“牝鸡之晨”。到秦汉,司马迁的《史记》设列传70篇,却没有一篇是专讲妇女的;班固的《汉书》也照缺不录。直到刘向的《列女传》的出笼,中国女性史才开启了序幕。紧接着,范晔的《后汉书》才正式将女性史以《列女传》的形式列入正史。正因为刘向和范晔的努力才使女性在历史上占有值得骄傲、引以自豪的一页。但是到唐代官修《晋书》设《烈女传》之举却又把这一成果体面地葬送了,女性作为男人的奴隶和玩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991年04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释“耑”

    钱宗武

    <正> 《说文·耑部》:“耑,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多官切,”寻《说文》本义,经传全无。段玉裁说:“古发端字作此,今则端行而耑废。” 今按:考江淮南区方言,称植物刚刚生长出来的幼芽为“耑子”,如“草耑子、花耑子、芦苇耑子”之类。江苏东省台市人音“耑”为[tuo~(-1)],正合“多官”之切音。可知《说文》“耑”字的古音古义仍完整地保存在江淮南区方言中。 《古陶文录》中战国陶文“耑”写作秦篆作,皆上题下根,物初生之象。可见,“耑”之本义与“耑”之初形密合无间。

    1991年04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浅析秦的盐制

    罗庆康

    秦族在发展、建国中,有意识地利用盐利,增加了财政收入,保证了军国所需。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其盐制也稍有不同。

    1991年04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 重评人民群众对秦统一的态度

    夏南 ,屈建军

    人民群众对统一、统一者和统一的方式的选择和态度是多向性的;统一符合人心,但人民反对用战争来实现统一;人民是反秦、仇秦的。

    1991年04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诸葛亮修身述论

    邱少平

    诸葛亮为了实现儒家的社会政治理想,苦苦奋斗了一生。他树立一代贤人风范,对蜀汉社会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1年04期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 试论陶澍吏治的特点

    陶用舒

    <正> 老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震说:“封建时代的官僚,总的说来是压迫人民的。但就具体人物来说,还是有勤惰、好坏、腐朽和刚直之分……有的人还是比较有见地有作为的”。清代嘉道年间的陶澍,就是这一类封建官僚。王震小时候,曾多次听他作长工的祖父讲述过“清官陶澍的故事”。 陶澍(1779—1839)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由京官而外放,自小吏而总领一方,历任安徽、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在任期间,特别强调吏治,提出“矢公勤以率群僚,别贤否以端吏治,除粮莠以安良善,别猾蠹以慎勾稽”,作为整饰吏治的方针。陶澍自己更能严格要求,“以身率属”。具体来说,其吏治的特点,可以用“勇、勤、善、廉”四个字来概括。

    1991年04期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 黄兴政治近代化思想及其实践

    石彦陶

    黄兴政治近代化思想与时跟进,他投身革命初期的卓识,丰富与发展了武力推翻反动政权的思想宝库;依据国情提出的建立责任内阁制见解,实践证明是有远见的;创兴大党维持思想,首倡宏大党德学说,实力推行政党政治收到效果,其思想与实践无可非议。

    1991年04期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 珍珠港事件杂谈

    熊伟民

    美国之所以被日本偷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国忽视新的海上作战方式对珍珠港所构成的新威胁。日本偷袭珍珠港,达到了计划的预定目标,但在大战略或政略上失败了。珍珠港事件导致了太平洋战争,而太平洋战争则对美日两国产生了未曾预料到的深远影响。

    1991年04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历史地理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李映辉

    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之一,而掌握地理沿革对于学习和研究历史又是完全必要的,所以以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和地理沿革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地理学对于历史研究自然有很重要的作用。

    1991年04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 学报编辑信息域的构建

    赵士启

    本文运用信息论原理,探讨了学报编辑信息域的含义;提出了学报编辑信息域的构成区创划,它由学报编辑专业分工信息区和学报编辑技术科学信息区两个区划组成;后一信息区是学报编辑学研究中提出的学科新术语,并具体阐述了提出这一概念的四点理由。

    1991年04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统计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

    黎洪明

    统计信息是运筹决策之本,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对决策具有反馈和监督作用。

    1991年04期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灌输”与“疏导”的相关互动性

    蔡正昕

    灌输教育与疏导教育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它们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1991年04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试论高校物资管理

    王明初

    高校物资管理中存在着不能再继续下去的弊端,由此必须树立新的管理原则,改革管理途径。

    1991年04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如何改进高校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工作

    唐正芳

    高校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工作的开展,必须适应其服务对象——现代人才的成长特点,从藏书建设和服务方式两方面进行改进。

    1991年04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益阳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目录索引

    1991年04期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