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刊

  •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易培强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这表现在: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争取最大的利益;推动发展的决定力量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最深层内涵和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环节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转变政府职能。

    2004年0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从哲学角度看可持续发展

    陈仕伟,丁胜涛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在当今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可持续发展是否可能已成为一个广泛的话题。从哲学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是完全可能的,它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困境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可持续发展是完全可以走出困境的。这就需要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增强和扩大人的本质力量。

    2004年04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论邓小平的青年价值观

    夏建文

    邓小平青年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青年价值观是邓小平青年观的核心。邓小平认为,青年是革命事业的未来和希望,是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生力军,也是敌对势力与我们长期争夺的对象。探讨邓小平的青年价值观,无论对青年工作者正确地认识青年、研究青年、引导青年,还是对广大青年理性地认识自己,牢记党的重托,肩负起历史使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4年04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深化对缩小城乡差别的认识

    谭劲松

    城乡差别的实质是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于城市。缩小城乡差别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缩小城乡差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城市和农村共同努力。缩小城乡差别的关键在政府,政府应该在缩小城乡差别上有新举措,发挥主导作用。

    2004年04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充分就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彭月英,庞卫国

    充分就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我们应看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始终存在很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只有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更好地实现充分就业。

    2004年04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质疑程序:GPA协定独特的实施机制设计

    肖北庚

    质疑程序是独立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之外保障GPA协定实施的自身特有程序设计,其本质是要求缔约方以书面形式规制一套保障供应商获得政府采购活动中期待利益的“非歧视的、及时的、透明且有效的程序”,并用法院或其它公平、独立的审查实体以确保实现。

    2004年04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从价值取向看我国对公司秘书制度的法律移植

    林坚,刘义芳

    具备效率与安全法理价值的公司秘书制度,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英美法系的公司秘书制度进行法律移植已有十余年,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在移植公司秘书制度之初所确定的法律移植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加上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质,导致现行董事会秘书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004年04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建国前夕李富春的经济思想与实践

    范群,范忠程

    李富春在解放战争初期即把发展经济作为支援战争和巩固根据地的物质基础。东北野战军收复吉林、鞍山等工业城市后,他认为由乡村到城市的转变在东北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为了迎接这一战略性转变,他对工作重心转移、城市接管、工商业政策、经济建设和作风转变等重要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创造,形成了较为系统、具有特色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他的经济思想与实践具有时代特点和与时俱进的品格,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策工作重心从乡村到城市的转移提供了依据。

    2004年04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论胡林翼的军事思想

    曹建英,易永卿

    胡林翼非常重视军事理论的研究,在如何建军、治军及战略战术等军事思想领域均有其独到的见解,创立了丰富的军事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对当时镇压农民起义有指导意义,而且其中的某些方面对后世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2004年04期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胡安国隐居碧泉时期的弟子们

    王立新

    南宋理学大宗之一的湖湘学派,长期在湘潭、衡山地区从事学术和教育活动。作为开创者,胡安国利用湘潭碧泉书院培养了很多弟子,他们都有较高的成就,对湖湘学派的奠立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2004年04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论《山海经》研究史的分期

    张步天

    《山海经》研究史分期是《山海经》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其主要依据是《山海经》研究发展进程的阶段性、《山海经》研究方法论和相邻学科学术史分期的借鉴,《山海经》研究史分期系列的构想可以为《山海经》研究的程序化、系列化提供经验。

    2004年04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淮南子》释义辨正

    罗国强

    《淮南子》高诱注是现存最早的《淮南子》注本,是研究《淮南子》的重要资料。高诱注的训诂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失误,比如,不通文例,不明词义,不辨通假等。

    2004年04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论贺麟新心学之文化哲学理论基础

    戴斌武

    贺麟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新心学”文化哲学理论基础有心物论、直觉体验和知行合一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2004年04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孔子德治思想探析

    冷云飞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主张“以德治国”,反对单纯的刑治,对为政者提出了“以德修身”、“以德化民”、“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要求。这些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2004年04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达斡尔族的来源和分布

    何光岳,何小宏

    达斡尔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古老一员,其来源、族名等问题均有争议。廓清这些基本问题,进而了解达斡尔族的迁徙与整合历程及其近代革命历程,是中华民族源流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

    2004年04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医学传教士与非医学科学文化的传播

    李传斌

    新教医学传教士是传教士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传播医学和宗教的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将近代西方的天文、地理、地质、矿物、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国际法、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传入中国。这些科学传播活动虽然有限,但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2004年04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曾国藩、李鸿章与近代留学

    陈光明,周翠娇

    为了中国的自强事业,曾国藩、李鸿章二人都曾致力于派遣幼童赴美留学。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不仅使留美幼童如期遣出,而且还在尔后派遣学生留欧。曾李二人为中国近代留学事业作出了贡献。

    2004年04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论黄侃先生《说文》学研究的成就

    黎千驹

    以“根柢”说阐述《说文》之价值,以声音推求《说文》之本字,以“笔势”、“笔意”说研究《说文》中字之本义,以“孳乳”、“变易”说系联《说文》中之同源词,以《说文》来探寻方言之本字、考证古音,以系统论阐述研究《说文》之方法,构成了黄侃先生在《说文》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004年04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丁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龚军辉,胡志明

    丁玲在小说中不仅塑造了各阶段妇女领先者的形象,还塑造了各阶段各阶级丰富广博的男性形象,大约可以分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青年、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儿童、革命知识分子、农村基层干部七类,这些形象涉足面广、典型性强、意义大,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轨迹。

    2004年04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他者”视野中的城市:作家的经历与城市意识

    张卫中

    张卫中认为,城市中的外来者成为最有城市意识的作家。他们以非城市经历想象城市,丰富着城市文学的创作。曾庆江论述了新时期城市诗的演变。傅建安认为, 当代女性城市文学的孤独和内倾、放纵与颓糜传达了当代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尹岳斌则认为, 法国城市文学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2004年04期 73-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从“地理”到“心理”:新时期城市诗发展管窥

    曾庆江

    张卫中认为,城市中的外来者成为最有城市意识的作家。他们以非城市经历想象城市,丰富着城市文学的创作。曾庆江论述了新时期城市诗的演变。傅建安认为, 当代女性城市文学的孤独和内倾、放纵与颓糜传达了当代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尹岳斌则认为, 法国城市文学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2004年04期 75-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当代城市女性文学与城市文化

    傅建安

    张卫中认为,城市中的外来者成为最有城市意识的作家。他们以非城市经历想象城市,丰富着城市文学的创作。曾庆江论述了新时期城市诗的演变。傅建安认为, 当代女性城市文学的孤独和内倾、放纵与颓糜传达了当代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尹岳斌则认为, 法国城市文学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2004年04期 77-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法国城市文学回眸

    尹岳斌

    张卫中认为,城市中的外来者成为最有城市意识的作家。他们以非城市经历想象城市,丰富着城市文学的创作。曾庆江论述了新时期城市诗的演变。傅建安认为, 当代女性城市文学的孤独和内倾、放纵与颓糜传达了当代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尹岳斌则认为, 法国城市文学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2004年04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小康社会的高校休闲教育

    曾长秋,施树英

    随着人们闲时、闲钱和闲情的增多,尤其是休闲阶层即中间阶层的不断扩大,休闲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然而,娱乐休闲领域鱼龙混杂,沉渣泛起,休闲产业发展幼稚,给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对休闲的需求,高校休闲教育势在必行。高校休闲教育旨在坚持休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并培养健康进步的休闲文化。

    2004年04期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高校教学改革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三对矛盾关系

    陈仁保

    学生生命整体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掌握知识技能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高校教学改革要以满足学生的生命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此确定知识技能的构成。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和形成人的存在方式,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实践与认识相结合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唯一正确途径,学生实践的基本内容与形式有研究性学习、人际交往和社会工作。

    2004年04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文学教育与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

    李斌

    文学即人学。文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操作力等智力水平;有利于提高情动力、注意力、意志力、自评力、调控力等认知心理能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创造创新能力。文学教育是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目标整体完成的必要条件,是大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04年04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建国后国家对城市社会管理的宏观考察

    范翠红,刘里立

    国家与城市社会的关系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运用政治社会学中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探寻不同社会背景中国家与城市社会的关系,可以明显看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两者关系的变化演进情况。

    2004年04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湖南中等城市发展过程中“城中村”问题剖析

    郭应龙

    城中村是城市快速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社区。湖南中等城市在加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城中村”,对城市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阻碍,因此,湖南中等城市发展过程中“城中村”问题值得研究。本文从城中村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演化过程,最后提出了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对策。

    2004年04期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城市群内生发展研究

    旷彦昌,刘继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群(或城市群雏形)正在形成。经济发展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之本,其内部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活力之源。依靠市场机制作用和中心城市自身活力形成和发展城市群,应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主要选择。

    2004年04期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论供应链的合理选择

    朱伟华

    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需求特性,所有的产品都存在供应链选择的问题,企业必须从产品需求特性分析入手,建立最适合于自己的供应链系统。

    2004年04期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物业管理企业应对入世的品牌战略

    赵旭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大量外国企业进入我国物业管理市场。国内物业管理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应主动导入品牌战略,构建物业管理企业品牌。

    2004年04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基于数字化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郭梦鸥

    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方式结合了数据库管理技术、图像压缩处理技术、Web 技术,它是目前仪器设备档案有效管理的发展方向。

    2004年04期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