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华;周谨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是指导、引领我国进行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意识形态核心概念。相关问题的研究无论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还是实践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目前,我国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2010年01期 v.31;No.13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 靳环宇;
传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直将慈善事业作为统治阶级缓和阶级矛盾的工具而大肆批判。邓小平突破观念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慈善事业发展问题,并将慈善事业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本质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从实践角度看,邓小平社会主义慈善事业发展理论包含财富约束原则、慈善自愿原则、引导"先富"原则、教育优先发展原则、和谐原则等,该理论的丰富内涵对于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
2010年01期 v.31;No.130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 仲田诚;
日本人对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一系列共同的看法,可以称之为基于世间的看法。这些基于世间的看法与人们对隐私、社会主流问题以及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传播媒介等的态度有着极大关系,而这些基于世间的看法似乎是受到了以佛教、神道教、儒教、对自然的宗教解释和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确定以及崇尚心灵的纯洁与真诚等为基础的传统文化或本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内蒙及大陆其它地区和日本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的观念中存在着(类似于)基于世间的看法。来自中国的数据中也发现了世间观念与隐私之间意义重大的联系。理解中国人和日本人对于隐私的看法,不能与根植于一个共同的观念世界的传统价值或态度割裂开来,基于世间的观点在这个共同的观念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0年01期 v.31;No.130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 曹鹿琪;王琴;
党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而快速兴起的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通道,成为党联系群众新的桥梁和纽带。适应这一新形势,依托网络平台,构建信息沟通协调与舆论引导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表达与民主监督渠道,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党建面临的新课题。
2010年01期 v.31;No.130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 方高峰;
东晋南朝为了监管少数民族,在一些民族聚居的郡级单位设置杂号护军,主要有镇蛮、安远等护军,西江、南江、东江诸督护。在郡级设杂号护军始于西晋初期,晋末宋初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的蛮族地区,梁、陈时期则主要置于岭南俚族地区。
2010年01期 v.31;No.130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 彭博;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问题最为严重的时期,中期所面临内外挑战的严峻程度,尤其突出。王安石变法的实践,反映出社会发展内因中一种要求解决问题的历史必然性。然而,变法在当时受到激烈反对而告失败,至后在数百年的历史中一直处于被否定的境地。通过对变法过程的考察,揭示这一改革无终的必然结局,对今天的改革开放无疑具有启迪意义。
2010年01期 v.31;No.130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 陈柳钦;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路径有:加快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社会行动体系和规划体系;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加强对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与应用;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等。
2010年01期 v.31;No.130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 高武;
房地产企业在塑造项目品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如:盲目跟风,缺乏个性;过分宣传,而忽视产品品质;品牌内涵单调,缺乏吸引力;品牌维护意识不强;项目品牌与企业品牌各自为政,等等。为打造优秀房地产项目品牌,开发企业应对项目精确定位、突出品牌个性;注重产品质量提升和创新;给项目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以及对成功项目进行品牌复制和延伸。
2010年01期 v.31;No.130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 唐晓芳;夏建文;
我国旅行社营销渠道存在中间环节过多、结构扁平、职能不协调、营销渠道作用没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应通过在重要城市建立办事处、实现营销网络化、加强内部员工协作等措施来完善营销渠道。
2010年01期 v.31;No.130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 罗放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统计环境发生了全新变化,为适应新的变化,必须实行统计职业化。在我国实行统计职业化具有法律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实行统计职业化要建立与统计职业化相匹配的统计管理体制,完善与统计职业化相配套的统计法律法规,制定与统计职业化相适应的统计工作规范,出台与统计职业化相符合的行政管理措施,构建与统计职业化相吻合的统计教育体系。统计职业化是我国基层统计工作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夯实统计基础、规范统计行为、强化统计价值功能、提升统计工作质量、激活统计教育、促进统计就业的有效措施,是促进我国统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2010年01期 v.31;No.130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 陈海燕;黄报远;
东莞市1998年以后外来暂住人口总数年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外来暂住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绝大部分在工业生产部门就业;外来人口的流入增加了东莞的环境负荷。
2010年01期 v.31;No.130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 曾小明;刘新敖;
魏晋名士遵循"象—意—象"的身体逻辑结构,其尚情、重性、求真之"意",通过艺术表现的动力、内容和理想,与身体的欲望、行为、意向之"象"紧密结合。"风骨"等身体的肉体性存在以及"气"、"清"等身体的精神性存在的批评标准也表明,魏晋"意""象"的身体逻辑,已经以艺术为载体且两相契合。
2010年01期 v.31;No.130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 刘照中;熊敬忠;
《乐记》以篇目逻辑体系与范畴潜在的双重组合,形成完整的美学理论建构体式,其中较为清晰的理论逻辑梳理,范畴的内蕴凝结与潜在的意义勾连,展现了朴素辩证法逻辑思维方式与感性体验思维方式在美学建构中的融合。这一融合,体现了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建构的辩证性与感悟式特征。
2010年01期 v.31;No.13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 唐朝晖;
南园诗社活动于元末明初,诗社成员除王佐等十二人外,还有高彬、李夷白等地方文人;南园诗社诸人通过教书授徒等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岭南文学的发展;南园诗社对岭南文学而言,不仅是一个文人社团,更是一种文化精神与行为方式,对南粤士子文人影响深远。
2010年01期 v.31;No.130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 刘堂春;
有别于西方现代叙事理论对外在形式研究的倚重,金圣叹的小说评点非常重视文本内容的阐发。他从人物乖违的举动、平常细节、语词表面、名称绰号、衬托描写等多方面深入挖掘文本的深层内蕴,为我们研究隐含叙述声音提供了新的视角。
2010年01期 v.31;No.130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 傅建安;
徐訏作为后期浪漫派的代言人,在其作品中塑造出一系列独具异禀、能通天接地、生活于另一世界的"奇女"形象。在其女性人物身上,徐訏寄托了他全部的热情与想象。她们既寄寓着作者漂泊人生的理想与憧憬,也给乱离年代的人们以慰藉。同时通过这些特异的女性形象,徐訏将人物封闭在特定的情境中来探讨爱情哲理。但这些极幻美的女主人公不仅只生活于离奇的情境,而且她们的结局或是浪游,或归于寺庙,或归于尘土,从而更体现了作品的孤寂虚无的美学基调。
2010年01期 v.31;No.130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 秦忠翼;
刘春来的长篇社会小说《时运》运用深邃的艺术眼光和幽默风趣的笔触,写出了龙鳞小城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和人物命运的深刻变化,是对改革开放的一曲热情赞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特有的艺术风格。
2010年01期 v.31;No.130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 罗坚;
在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与中国唐朝禅僧寒山之间,存在着深层的文化共鸣。这种文化共鸣体现在行为方式、宗教信仰与诗歌风格三个方面。实际上,加里.斯奈德所翻译的寒山诗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原因之一正是由于他们之间的深层文化共鸣。
2010年01期 v.31;No.130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 徐应才;
<正>《阿房宫赋》是中国辞赋史中精美的传世作品,但其中"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一直没有人解释清楚。中学课本把"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说成意动用法,全句解释为"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成石头,把黄金当成土块,把珍珠当成沙砾"。我总觉太牵强,不符合古汉语语法。先来看两个"意动"用法的显例:
2010年01期 v.31;No.130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 程媛;
语篇的衔接不仅是一种表层结构上的词汇、语法手段,同时也是语篇中的深层结构上的认知手段。前者指的是语篇的显性衔接手段,主要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等语法手段与重复、同义、上下义和搭配等词汇手段;后者指的是语篇的隐性衔接手段,主要包括语言的象似性、语言的人际功能和认知语境推导等手段。这两大手段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语篇的建构,并达到语篇的连贯。
2010年01期 v.31;No.130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 余丽君;张叶;
传统翻译理论以忠实和对等为基础,忽视译者的主体性。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实际上,文学翻译中,主动性与制约性同时存在,主动性是翻译的精华所在,是译者主体作用的体现。
2010年01期 v.31;No.130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 宋亚平;何静令;
记忆在语言学习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长时记忆"理论,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将长时记忆理论和大学英语教学的自身特点和规律结合起来,设计与实践一套切实可行的记忆方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2010年01期 v.31;No.130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