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能;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后现代主义文论及其对中国当代文论直接影响的一种表现。按照马克思主义文论观点看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应该是美学和文论的本根,但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分社会层级的,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精英化、大众化、市井化,因而要区别对待。同时,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绝不是"中产阶级化",而是"工农大众化",因此,中国当代文论建设在关注日常生活审美化时,应该注意为建设新农村和新城市以及构建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服务,以生态美学和身体美学的文论建设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010年06期 v.31;No.135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 孙书文;
《读书》杂志,在当下人文知识分子群中有着重要影响。发表于《读书》杂志不同时期的《摇荡的秋千》(李辉)、《周扬的目光》(王蒙)等一系列文章构成一个独特的周扬研究历史。《读书》中的周扬不是一个理论家的周扬,而是作为一个人的周扬,一个政治化的知识分子,一个不能脱离知识分子的许多特质,而又陷入了政治漩涡的文人。周扬的"悲剧",周扬的性格,与胡乔木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读书》中,他们两个常常并提,互证着对方。晚年的周扬,以一个忏悔的形象;但他的忏悔,也遭遇到了非议。作者们写周扬,同时也是在写自己,如王蒙与李辉,便在写周扬中显出各自不同。
2010年06期 v.31;No.13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 赵斌;
祥林嫂和田晓娥是两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女人。不过祥林嫂是从自我救赎者、本能反抗者走向灵魂拷问者的身份认同,而田晓娥是从自我救赎者、本能反抗者走向本能复仇者的身份认同。
2010年06期 v.31;No.135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 周介民;
齐己的山水诗作有的形神兼备,超越了前人,推动了山水诗作的发展;有的诗画融合,取画法之长,补诗法之短,使诗歌成为了反映自然美的手段;有的则诗禅结合,将禅理通过对山水自然景物的感应和心理上的契合加以表现,使描绘的对象带着一种哲理或者禅趣,充分显示出自然的妙谛。
2010年06期 v.31;No.13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 黄建军;
康熙在武功平定三藩以后,即着手经营清初文坛。他不仅以制定文艺政策、编选诗文、参与文学批评等方式直接规范文坛,而且通过赐赠、特别是诗文赐赠等易于被士林所接受的策略,笼络天下士子。这些士林之首的文学侍臣,再凭借他们的强大辐射力影响其追随者,故吟唱盛世的元音渐次取代明末清初之际的凄楚激越的变风变雅之音,文坛的构建也终于走上了康熙所企望的轨道。
2010年06期 v.31;No.135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 李满红;
相声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语用预设是隐含在话语之间无须断言的信息或命题。语用预设能保证相声语言简洁、连贯,同时产生幽默、讽刺等艺术效果。研究表明,语用预设的不同来源虚假语用预设,刻意曲解语用预设和对立统一语用预设是相声语言艺术效果产生的重要预设机制。相声表演者有意识地运用语用预设机制可以使相声语言艺术更具魅力。
2010年06期 v.31;No.135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 郭旭明;
《瓦尔登湖》是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的经典之作,不同读者对其有不同解读。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语境下,从生态学角度解读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低碳生活,对当今人们反思自己生态价值观、调整自己生活方式,从而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10年06期 v.31;No.135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 曹宏亮;
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楼宇营销策划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就全国范围来看,楼宇营销策划愈来愈被重视,湖南省的楼宇营销策划工作已起步,但毕竟是在摸索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据此,湖南省应注意打造特色立足长远发展,促进楼宇品牌策划上水平,注重楼宇广告创意,加强楼宇文化策划,完善合理的营销策划体系,以此不断改进楼宇的营销策划工作,使之得到有效发展。
2010年06期 v.31;No.135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 刘筱舟;
企业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而正确的经营决策正是依赖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因此,探讨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管是对改进企业家人力资本现状、提高企业的绩效还是对企业的生存及发展来说都非常重要。
2010年06期 v.31;No.135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 贺常颖;龚德宽;
南洞庭地区水文化的内核是湖区人勤劳务实、乐观豁达、敢于用生命捍卫家园的精神特质,外显为一系列与水有关的特色鲜明的民风、民俗。当地发展旅游业要注重对水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水文化特征的展现。
2010年06期 v.31;No.135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 肖爱民;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保证和根本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并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途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本要求,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2010年06期 v.31;No.135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 王立刚;陈剑旄;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出现了远游无方,老无所养;重幼轻老,人伦失衡;重智轻德,孝道滑坡等现象,应从社会、经济、文化层面深入分析缺失原因,采取一定措施促进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
2010年06期 v.31;No.135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 向开红;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奠定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而传统民本思想终未能发展成现代民主政治,其主要原因在于儒家传统民本思想价值实践的缺陷。因此,以其价值实践为主要脉络,探讨儒家民本思想到现代民主政治的创造性转进显得很有必要。
2010年06期 v.31;No.135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 郭美兰;周立华;
移就是指形容词的修饰对象发生转移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格,它广泛运用于各种语体。移就的实质是一种语义偏正搭配超常,对它应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
2010年06期 v.31;No.135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 谭彬;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从文化翻译的视角,以语用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比较英汉差异,找准文化空缺词汇产生的缘由,探讨从语用学视角处理文化空缺词汇的翻译技巧,有利于增强译者的文化意识,提高译者的文化修养和译文质量。
2010年06期 v.31;No.135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 刘巧燕;
语境认知包括语言语境与言语外语境的认知,它参与了意义解读的整个过程。因此,英语学习中语境认知非常重要,它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前提。
2010年06期 v.31;No.135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 钟真;
影视英语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应试能力和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讨英语教学中影视英语题材的运用技巧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实课题。
2010年06期 v.31;No.135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 彭萍;罗孝廉;
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当代公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目前,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过程中,中华文化面临同质化的挑战。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状态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前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文化",在当今公民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特殊而重要的战略价值。
2010年06期 v.31;No.135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 姜婕;
高校人口密集,人群规模大,公共突发事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但当前对学生突发事件应对知识的教育和应急演练都比较缺乏,管理不完善。为此,高校要认真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应对体系,高校辅导员要当好园丁和心理咨询师。
2010年06期 v.31;No.135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 俞福君;
现行大学课堂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简单化、形式化、教条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授课应该由单动向师生多边互动转变、引导学生由教材向学科拓展、促进课堂内互动向课堂外互动延伸、实现个体"孤军奋战"向团队合作式学习过渡。
2010年06期 v.31;No.135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正>~~
2010年06期 v.31;No.135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