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刊

哲学与历史研究

  • 唐代进士刘景、刘瞻里籍考

    刘范弟;

    刘景、刘瞻,是唐代后期的两位进士,关于他们的里籍,古代方志和今日学者有广东连州和湖南郴州两种不同说法。据有关文献记载对这一问题进行考察,刘景、刘瞻极有可能就是郴州汝城人。

    2012年04期 v.33;No.14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 论《大公报》对农村复兴思潮的传播

    刘峰;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农村日益破产,"救济农村","复兴农村"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话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农村复兴委员会,倡导农村复兴运动。作为大众传媒的《大公报》也把目光投向农村,派遣记者进行农村调查,呼吁社会关注农村,提出复兴农村主张。在农村复兴运动期间,创办《乡村建设副刊》,广发复兴农村言论,探讨农村复兴道路。两次组织赈款募集活动,救济受灾农村。《大公报》不遗余力刊发农村复兴的社评和言论,促使农村复兴运动蓬勃发展,使农村复兴思潮成为当时主流思潮之一。

    2012年04期 v.33;No.145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 论中国生命伦理学发展的本土化要求

    刘英;

    大力发展中国本土化生命伦理学不仅是中国生命伦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中国进行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生命伦理学理论体系,必须有方法论上的高度自觉,既要注意吸收西方伦理文化,提炼生命伦理原则,也要立足中国文化传统,寻求理论逻辑基础,同时还必须从中国实际生命伦理问题出发。

    2012年04期 v.33;No.145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 公民身份的历史语境与当代困境

    朱天培;吴杰;

    公民身份是现代政治中的重要概念,在现代政治中公民身份是一种消极的权利保护。回溯公民身份发展的历史,古典公民身份更多的是一种积极公民的形象。从积极参与和奉献到消极的自我保护,公民身份经历了巨大的转型。现代公民身份在巩固近代成果的同时缺失了积极公民的诉求,这也是现代政治的特殊困境。公民身份的问题还必须考虑中国的特殊语境,认清中国的传统与现实对公民身份的影响。

    2012年04期 v.33;No.145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理学与乡土中国社会研究

  • 乡村祠堂的人文礼义精神“寻根”——从“古祠堂之乡”湖南汝城县说起

    穆渭生;文嘉;

    在现代社会的民主革命运动中,传统宗族制度遭遇史无前例的剧烈冲击而不绝如缕。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不少地区的乡村宗族得以"复活"。从近30余年来的宗族活动情状,可见其仍具有生命力和社会适应性,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历史狭隘性。所以,如何对待当代的宗族"复活",既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理论课题。从乡村祠堂这一传统礼仪性建筑角度切入,着重从其"礼制"、人伦和宗教精神方面进行"寻根",有助于认识宗族制度的历史渊源,从而因势利导,扬长弃短。

    2012年04期 v.33;No.145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 汝城古祠堂的特点及其旅游开发

    赖某深;

    汝城古祠堂是传统乡土社会生活的"活化石",是古代民间建筑艺术的博物馆,不仅数量多,建筑年代早,并且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古祠堂群,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2012年04期 v.33;No.145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 理学思想熏陶下的明代汝城人才群

    朱忠悦;

    汝城始建县于东晋穆帝升平二年(公元358),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在1654年历史中,明代的人才最为兴旺,共有54位举人,其中又中进土者15人,这批学子中2人同时中举人的有14次,3人同时中举人的有2次,2人同时中进士的有2次,举人及进士中有祖孙关系1对,父子关系9对,族兄弟以上关系10对,叔侄关系11对,涌现了一大批理学名臣、监察御史、文学名家,两位位重至宰相、太子太保。这批人才群落崛起现象明显,结构关系清晰,时间集中,互相激励,共同进取,于今颇有启示。

    2012年04期 v.33;No.145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城市伦理与城市文化研究

  • 城乡文化一体化:理念、机制与路径

    李建华;袁超;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差距越来越大,直接影响了城乡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出发,深入分析城乡文化差距逐步拉大的原因,秉承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科学发展与和而不同的指导理念,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这是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2012年04期 v.33;No.145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 城市化的实质及其生态量度

    汪建明;

    城市化根源于现代人对美好物质生活的向往并选择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因而当今的城市化实质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精神是与市场化和工业化相适应的现代西方文明所倡导的民主自由精神及科学精神。大多数学者对城市化实质及其问题采取相对静态性的分析方法,从微观层面剖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但忽略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的根本的实质性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牵扯到不同于市场经济视域的生态视域的转换。以生态量度,当代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反生态的趋势,因而,要在生态视域转换下对城市化重新认识并定位。

    2012年04期 v.33;No.145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 古城保护的文化价值

    周翠娇;陈光明;

    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蕴涵着诸多的传统文化因素:天人合一的思想;"尚中"观念;"礼"的规范等,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对促进经济发展、弘扬中华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古城是人类的共同使命。

    2012年04期 v.33;No.145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经济与管理研究

  • 发展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路及对策

    贺培育;黄海;周海燕;

    围绕把湖南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这一目标,分析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同行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湖南发展实际,提出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并从文化体制改革、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园区建设、投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

    2012年04期 v.33;No.145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 我国家族企业委托代理风险防范的博弈分析

    高武;罗宇岑;

    我国家族企业委托代理风险的形成是外部市场制度不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不科学与信息不对称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重复博弈中,委托代理双方因此可能陷入非合作博弈困境,最终双方利益受损,企业发展受阻。为防范委托代理风险和从制度上确保互动公平,应从薪酬、声誉等多方面合理设计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代理人目标收益在诚信和努力工作的情况下最大,从而确保其自觉地为股东利益服务,最终实现双方利益的帕累托改进。

    2012年04期 v.33;No.145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管理

    徐法云;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披露不全、失真、不及时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会计准则过于灵活、公司内部控制缺位、处罚力度不够等。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的这些问题,必须要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完善公司的治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并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2012年04期 v.33;No.145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汉语言文学研究

  • 当代文学中的月亮意象——当代文学的意象研究笔记(之五)

    樊星;

    中国历代的诗人都不乏恋月、咏月、拜月的情结。到了当代,许多诗人、作家在刻画月亮意象时寄托了更加复杂的情感:或忧虑现代化,或缅怀激情飞扬的往事,或渲染神秘底蕴,或表达民族情感……从而将咏月情感写出了新的意境。

    2012年04期 v.33;No.145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 嘉道文人结社考录

    袁志成;

    作为晚清文坛的开端,嘉道时期的文人结社逐渐增多,成为文坛重要的文学现象。道光时期文社数量是嘉庆时期的两倍多,反映了随着时代风云的突变而文学群体运动的加快。嘉道文人结社主要分布在江浙、京师、广东、福建,为晚清文坛的地域板块建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晚清文坛整体地域格局的形成与嘉道时期文人结社的地理分布息息相关。

    2012年04期 v.33;No.145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 唐代敕书的文学特色

    熊碧;

    唐代敕书虽然是下行公文,但是很多作品文质相称,带有盛世之风。这些作品在语言技巧的运用及情感的表达上,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散文特点,在唐代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012年04期 v.33;No.145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周立波研究

  • 周立波在两个口号论争中的贡献

    王保生;

    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论争,是革命和进步文学阵营在民族危机时期文艺论争。"文化大革命"中江青一伙把"国防文学"诬指为"投降主义路线",口号之争变成了政治迫害。周扬和周立波,这两个出生于湖南益阳的现代作家,一个是首先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一个是最早响应,并发表多篇文章全面阐述这个口号的作家,周立波在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上廓清了一些左翼文学中长期存在的偏颇,为"国防文学"口号的推广,为文学在民族和国家危机之际发挥更大作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12年04期 v.33;No.145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 周立波的文化性格与“湖南精神”

    胡光凡;

    文化性格是一个人的文化心理、精神气质和学识涵养的整体呈现,是其行为与思维方式、道德与审美方式的基调,人品和文品的主要特征。周立波的文化性格可以概括为忠诚、单纯、质朴而又倔强、务真求实、敢为人先。这在中国20世纪的左翼知识分子和文学家中,是颇具代表性的;在湖南的现代文化精英中,立波也是有典型性的。

    2012年04期 v.33;No.145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 主流社会与边缘乡村交织互映的历史镜像——论《山乡巨变》的历史叙述与艺术表达

    肖向东;孙周年;

    在一个普遍追求"史诗"的时代,如何以艺术之笔既真实地记录历史变迁,又独显乡土原色情韵,周立波以《山乡巨变》作出了成功的回答,而今主流社会与边缘乡村皆发生新变,但小说文本所描写的历史镜像却定格为艺术的永恒,其奥秘何在?文章以文学阐释学方法,从作家的历史表达、文本构成以及读者重新解读等角度,试图还原小说的历史生成与艺术意蕴,以期获得对《山乡巨变》文本的新的文化体认。

    2012年04期 v.33;No.145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 接受中的疏离:周立波小说创作对主流话语的一种姿态

    罗宗宇;

    接受中的疏离是周立波小说创作对主流话语的一种姿态。它表现在塑造有缺点的先进分子或英雄人物,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极"左"做法的批评,民间话语的渗入和人性话语的彰显四方面。

    2012年04期 v.33;No.145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高等教育研究

  • 教育环境差异对教育公平实现之影响

    刘中顼;

    教育环境差异是产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也是形成社会教育不公平现实的重要原因,对贫困落后地区教育环境的全面改善,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

    2012年04期 v.33;No.145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 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两个维度

    彭昊;朱红强;

    网络的迅速发展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所产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网络行为道德失范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必须建立健康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教育和引导,从道德和法律两个维度约束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012年04期 v.33;No.145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 课堂传播研究述议

    龙剑梅;

    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包含了传播的各种因素和环节。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传播效果、课堂语言传播艺术、课堂传播要素、课堂信息的优化和反馈、课堂传播活动的各种影响因素等方面;未来应进一步从传播的特征和规律的层面来把握课堂传播的本质,不断深化和拓展其研究。

    2012年04期 v.33;No.145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