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论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湘刚;

    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经受着多元文化碰撞的冲击、社会制度较量的制约、个人利己主义的影响、网络信息纷杂的干扰等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强化舆论宣传、制度保障、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等有力措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提供文化软实力。

    2020年04期 v.41;No.19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略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学习习近平关于思想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思考

    傅建平;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重塑民族之魂的根本要求、社会深度转型的时代要求、道德突出问题的治理需求、国家全面复兴的战略需求,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抓手有严私德,打牢个人品德根基;重家风,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守公德,开展道德领域专项治理;行大道,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2020年04期 v.41;No.193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城市经济

  • 人口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及异质性分析

    冯雪艳;赵素芳;

    以中国2003—2015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为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环境污染综合指标,并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实证分析人口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及异质性。脉冲响应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有助于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但环境污染对人口城镇化的冲击响应曲线具有异质性,总样本和旅游城市呈U型、省会城市呈直线型、资源城市呈V型;环境污染对人口城镇化也存在着反向作用,这种反向作用在不同类型城市中亦有细微差别,在脉冲响应曲线上表现为总样本和旅游城市呈L型且具有滞后效应、省会城市呈直线型、资源城市呈V型。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人口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预测方差贡献度较小,而环境污染对人口城镇化的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

    2020年04期 v.41;No.193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城市集中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毛紫君;

    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识别城市集中度通过城市体系外部性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集中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东中西分样本同样呈现出倒U型的规律特征,最优集中度东部最低、中部次之、西部最高,三大区域目前城市集中度均偏低。东部应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及保障机制;中部应突破现有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引入竞争机制,活跃市场氛围;西部应加大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同时增强城市开放度,激发市场活力。

    2020年04期 v.41;No.193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金融发展、地方政府干预与民企集聚

    商海岩;王萍;

    民企分布与金融发展有一定相关性。金融政策方面,无论是地方政府的干预化还是金融的市场化,金融发展都可以促进民营企业的集聚。但从长期看,地方政府的干预减弱了金融发展的作用,金融市场化则能够强化金融发展对民企的促进效应。在金融政策方面应该减少地方政府对金融的干预,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建设法治环境,激励企业积极创新,从而促进民企发展。

    2020年04期 v.41;No.193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中国创新型民营企业空间集聚特征——基于中国独角兽企业数据的分析

    齐琪;王承云;王永正;

    中国独角兽企业具有集聚分布的特点,集中分布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发生集聚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才质量和数量、创新环境、政府政策、平台型企业的孵化等。独角兽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生态环境和城市创新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制定政策鼓励创新,为创新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应注意到资源集聚流向发达地区带来的地区差异,重点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20年04期 v.41;No.193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城市规划

  • 大数据视角下广州老城活力时空特征及影响机制

    杨朗;张晓明;周丽娜;

    广州老城活力热点区域可划分为工作日、综合、休息日热点区三类。针对区位、交通、建筑、功能、城市特色等城市要素对城市活力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功能特征对广州老城城市活力影响最大,如购物和金融区位熵高的区域即老城活力最高区域。交通设施和建筑等城市要素布局对城市活力也有显著影响。而区位特征和城市特色等城市要素对城市活力影响偏小。广州作为"千年商都",老城的批发市场城市活力欠佳,未来应谨慎处置大量批发市场,既有利于提高城市活力,又能促进产业升级,进而提升老城居民幸福感。广州老城历史悠久,景点众多,但对城市活力的影响甚微。应加强历史文化有关资源在老城区活力提升中的影响度,凸显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020年04期 v.41;No.193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特征及经济联系

    刘真真;马远;

    运用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核密度估计、基尼指数等实证研究方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规模特征,同时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联系关联网络。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并未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呈现广州深圳双核心的发展态势;人口聚集趋势较为明显,首位城市与中小城市的人口规模存在较大的差距;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吸引力较强,未来城市规模转型不易;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及协作能力不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等级特征明显。未来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间的经济协作能力以及经济联系强度,进一步提升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

    2020年04期 v.41;No.193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城市管理

  •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环境治理逻辑:理念变化、政府职能转变及模式变迁

    李芬芬;王春鑫;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环境治理经历了政策空窗、初建探索、加速推进和全面落实四个阶段,呈现出治理理念由管制型转变为善治型、政府职能从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治理模式由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共治主体、治理客体由单要素转向综合要素、治理方式从末端转向源头治理及宏观转变为微观典型治理的逻辑。农村环境治理未来发展主要解决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政策体系、处理好农村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关系、平衡好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引入、理顺农村环境治理多元主体关系等方面。

    2020年04期 v.41;No.193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东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后的社会风险管理

    蒋明华;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东莞需要考虑"如何回避社会风险,融入大湾区后实现可持续发展"。广州、深圳两城对东莞的影响、战略定位相似的城市竞争以及周边城市对东莞的集聚效应是影响东莞经济子系统社会风险的主要因素,社会结构碎片化严重、人口老龄化是影响东莞社会子系统社会风险的主要因素,行政成本增加和创新性行政能力不足是影响东莞行政子系统社会风险的主要因素。东莞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必须基于有效识别并管理这些社会风险的基础之上。

    2020年04期 v.41;No.193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城市文化

  • 从城市化到城市治理: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

    顾强;章钊铭;

    晚清时期的中国,城市发展进入传统城市转向现代城市的过渡期,西方列强入侵和社会巨变虽然一定程度上会对近代中国的城市化产生负面影响,但整体趋势不可逆,这两方面的因素同样也是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动力。这一时期的中国城市发展,伴随着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分裂发展、城市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化等特征。在20世纪初期中国也诞生了近代城市治理的萌芽,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以及西方观念的影响,市民开始在政治层面和市政层面参与到城市治理中。尽管其发展曲折坎坷,但是透过历史看现在,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道路、特征和经验,在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对于现在的城市治理现代化都有启示意义。

    2020年04期 v.41;No.193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青岛名人故居文化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崔诚亮;

    从政策法规、区位交通、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开发资金等方面看,青岛名人故居具有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在功能禀赋和良好的潜在资源,建议继续推进青岛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实现名人故居从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向城市旅游资源的转变,为城市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020年04期 v.41;No.193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燕京八景”的整体性保护与利用

    陈建周;杜姗姗;余煌;

    "燕京八景"文化景观当前的保护与利用情况不一,暴露出景点单打独斗、不成体系等诸多问题,需借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之东风及国内外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经验,整体保护与利用"燕京八景",深层次、永续性发掘其文化内涵,形成协同统一的文化品牌和发展路径。

    2020年04期 v.41;No.193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纵横视野

  •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政策文本分析与评价指标构建

    罗成翼;汤勇;孙倩;

    近年来高等教育人才结构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和教育部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引导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推进产教融合的政策。以近十年来国家和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高校应用型转型和产教融合的18项政策文件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相关政策体系呈现出由应用型转型建设向产教融合深化的阶段性特点。一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与实施、面向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建设的政策,从不同角度,围绕不同重点,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建设的推进、深化作出了整体部署和实施指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结合政策文本的语义分析,在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一级指标下,建立了包括面向产业行业等3个二级指标以及培养定位等13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2020年04期 v.41;No.193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东盟“印太展望”与美国“印太战略”之比较及对中国的战略启示

    朱陆民;马姚;

    东盟出台了《东盟印太展望》文件,作为对美国"印太战略"的回应。东盟在南海权益、基础设施建设和非传统安全等领域与美国适度保持一致。但东盟"印太展望"也存在自主性,其在战略目标、重点领域及合作机制方面均与美国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尊重东盟中心地位,加强与东盟合作,化解美国"印太战略"的威胁。

    2020年04期 v.41;No.193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毛泽东青年工作思想的若干特质论析

    肖志伟;

    毛泽东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形成了系统丰富的青年工作思想,为当前开展青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想遗产。毛泽东的青年工作思想具有系统性、政治性和实践性等特质。要使这一思想遗产对当前的青年工作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就必须深刻把握其上述特质,并在实践中赋予其现代价值。

    2020年04期 v.41;No.193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