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刊

新型城镇化

  • 科技支撑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理论逻辑、经验借鉴与政策引导

    张志彬;欧玲;张四梅;

    发展农业特色小镇是升级农村产业结构、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厘清科技支撑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理论逻辑,有助于农业特色小镇强化比较优势和提高产业附加值,形成内外双轮驱动、复杂适应的发展新路径。国内外农业特色小镇典型发展模式的经验显示,应构建引入社会资本和增加政府资金相结合、灵活招聘人才和科学引进智力相结合、创新管理体制与完善基础设施相结合的政策引导体系,以提高科技支撑效力,为农业特色小镇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023年01期 v.44;No.208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 城市收缩研究进展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图谱量化分析

    金振兴;王成新;王波涛;

    统计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城市收缩的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和SPSS软件,分析国内外城市收缩领域的研究动态,发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城市收缩的研究热度不断升高,国外研究已趋向更深层次,国内研究尚处于现象识别和吸收消化国外经验的阶段,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城市收缩研究框架体系。未来研究尺度将不局限于单个典型城市,会更多关注微观的县、镇、街道或宏观的区域,传统统计数据与遥感数据的结合将是未来城市收缩研究的重要方法。

    2023年01期 v.44;No.208 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城市经济

  • 上海大都市圈旅游经济联系时空变迁研究

    谢丽华;吴国清;

    上海大都市圈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中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2010、2013、2016和2019年上海大都市圈9市市区和31个区、县(市)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特征和时空变迁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10—2019年上海大都市圈旅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网络化发展趋势显著并呈现阶段性特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从以城市市区为主的局部小网络向由市区—县(区、市)组成的多层级“多核网络结构”演变;上海大都市圈整体网络密度有所提升,但受行政壁垒的影响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城市市区的辐射效应不断增强,但与区、县(市)的差距仍在拉大;少数地区在旅游经济联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极化特征较为明显。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区的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边缘区加入,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2023年01期 v.44;No.208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4K]
  • 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源水平与湖南省物流效率提升——基于TOE框架的组态分析

    刘中艳;黄盼;

    “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推动湖南省各市(州)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整合TOE框架,以湖南的14个市(州)为研究样本,提取信息化水平、物流业人力资源水平、物流业行业因素、市场化水平及对外开放程度五个指标为前因变量,以DEA综合效率为结果变量,用fsQCA方法揭示导致各市(州)产生高与非高物流效率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湖南省物流效率整体水平较好,但不同地市州间物流效率差异较大,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型特征。产生高物流效率的路径可归纳为“信息驱动型”和“人力资源驱动型”两条。

    2023年01期 v.44;No.208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2K]

城市治理

  • 新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养老路径探究

    保虎;

    文化养老本质上是“有文化的养老”,是让老人过上更加体面和更有尊严的美好生活。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在文化养老方面还存在资金、人才、场地不足等问题,应从政府、社会及企业层面,拓宽资金来源,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加大社会支持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养老深入民心。

    2023年01期 v.44;No.208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 城市养犬行为的监管机制研究——以地方立法为分析样本

    杨曦;夷锋;

    城市养犬是当今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亦是文明行为促进中的重点治理对象。对各城市的养犬管理条例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对养犬在监管理念上侧重限制和管理、在监管主体上单一且排他、在监管措施上单一且重罚,同时还存在执法主体不统一,法律责任规定的梯度、程序、内容差异大等问题。因此,应当改变监管理念,将“限制养犬”改为“规范养犬”,在权责明确的条件下,形成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创新监管治理手段,完善顶层设计,细化监管对象与责任,以实现治理成效的最大化。

    2023年01期 v.44;No.208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 高校基建工程管理优化研究

    张晓慧;蒋纯纯;

    目前我国高校基建工程管理中存在人员业务素质不强、质量把控不够严格、风险治理体系不够完善、档案管理水平明显滞后等现象,亟需从强化基建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引入EPC模式实现基建工程管理专业化、建立基建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系统、提高基建工程档案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优化高校基建工程管理,助力教育强国战略。

    2023年01期 v.44;No.208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城市规划

  • “双循环”格局下都市圈边缘县域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以湘乡为例

    费浩哲;黄军林;

    研究深入剖析“双循环”格局和都市圈发展规律对都市圈边缘县域的影响机理和过程,以长株潭边缘县域湘乡市为例,通过GIS地理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从区域地位、产业结构与布局、交通体系和中心城区品质四个方面研判其空间发展问题。建议都市圈边缘县域转向外向协同式的区域战略,产业发展实现集聚布局和补链融圈,交通体系走向网络结构、内畅外联和全域支撑,城区品质转向有机更新、精明增长和美好人居。

    2023年01期 v.44;No.208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 多轮总规主导下苏式老工业住区的空间演变——以兰州市西固工人福利区为例

    吴静轩;唐相龙;

    从兰州市四个版本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可以看出兰州西固工人福利区规划思想从“苏联模式向苏联模式本土化”到“法定化和市场经济向多方模式混合、空间品质和遗产保护”,用地布局从“服务设施隐性布局和用地分类模块化布局”到“服务设施显性布局和用地分类按地籍划分”,空间形态从“小街坊和周边式”到“多种空间形态拼贴形成的组合式”的演变历程。总规主导福利区建筑空间形成,并主导、引导或影响了其空间形态分异、空间布局多元化和空间功能“梯次重构”。在存量空间中谋求保护与发展的动态平衡,应是西固工人福利区这一“多元复合型”大居住社区的必然选择。

    2023年01期 v.44;No.208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0K]

城市文化

  • 政府与体育:1929—1937年青岛官方扶持下的国术运动

    杜德峰;孙增德;

    民国时期全民体育事业与身体理想成为政府城市事务中的热点工作,国民政府第一次接收青岛后,青岛市主政者即着手发展国术事业。积极培养国术人才,广派选手参与各类国术赛演,又将国术项目深入学校课程,一系列举措体现出青岛官方致力于向各界推广国术。相较内地国术平稳运行的传统模式,在近代体育项目高度充斥的青岛城市,国术所展现出的迅疾性与凝聚力,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与西式文化融合过程中的“中式对话”。在官方扶持下的青岛国术运动,不仅是近代青岛社会历史变迁的具体呈现,又成为民族主义与国家兴亡历史时代的浓重印迹。

    2023年01期 v.44;No.208 6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 历史风貌保护对提升城市品质的影响——以青岛市为例

    沈宇轩;马永俊;

    历史风貌是城市文化底蕴的象征,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保护历史风貌对城市品质提升有多重的正面影响。但目前城市剧变的背景下,历史风貌保护难度逐渐加大。青岛市通过科学保护历史风貌,提升了城市品质,并大大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2023年01期 v.44;No.208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近代芜湖开埠后的多维政治空间及影响

    尚子翔;马陵合;

    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一直是国外研究近代中国的主流范式,甚至对国内学界亦有深刻影响,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以外界刺激为主线去思考中国近代社会之变的视角。然而,事物变化的根本在内因,而非外因。在中国皖江沿岸有一个叫做芜湖的内河商埠,通商后一段时间社会依然保守僵滞,中央皇权、地方势力和西方列强之间的相互博弈处于一种相对均势的状态,直到这种政治上的平衡被打破,殖民冲击的影响才显现出来。

    2023年01期 v.44;No.208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6K]

纵横视野

  • 杨树达旧体诗的现代大学书写

    袁志成;

    作为小学、语言学等领域的学术泰斗,杨树达不受学界关注的旧体诗创作亦颇有特点,代表了抗战时期湖南大学教授的普遍心声。其诗歌真实地反映了湖南大学抗战师生青春浪漫的校园生活,表现了自己以学术研究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抒发了诗人关注现实救国救民的家国情怀。其诗歌具有典型的学者风采,特别是创作题材的突破与思想内涵的现代性,不是单一的独立的个别现象,而是中国现代大学教授群体诗歌创作的缩影,反映了中国现代大学对旧体诗发展新变的影响。

    2023年01期 v.44;No.208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 新时代“扶贫精神”的传承与开拓——评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

    李伟;

    湖南卫视播出的扶贫题材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在充分遵循主旋律影视剧创作原则的同时,也勇于突破同类题材剧作,寻求主题阐释和艺术表现方面的创新。该剧与时俱进,弘扬新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传承扶贫精神的时代主题,彰显青年扶贫干部奉献社会的青春活力与大胆开拓的创新意识,在开展扶贫事业的进程中,充分调动乡村人情真善美的积极力量,转变乡村文明守旧落后的负面形态,呈现脱贫致富共建美好生活家园的精神蜕变。

    2023年01期 v.44;No.208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 戏剧启蒙与都市审美——论民国京剧“红楼戏”的两种价值取向

    许莲花;夏多多;

    民国初期,随着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蔡元培、鲁迅等人对西方民主、自由、科学思想的推介,京剧界内部的民主思想高涨,以梅兰芳、欧阳予倩为代表的“红楼戏”创作,形成了较为积极、鲜明的反封建的价值取向。另外,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都市文化极度繁荣,大批新市民娱乐消遣的需求刺激“红楼戏”产生了着眼于追新逐异、言情风月的娱乐价值取向。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不管是反封建还是娱乐价值取向,最终都让位于救亡图存,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2023年01期 v.44;No.208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