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刊

新型城镇化

  • 城镇化、经济增长对中国碳排放的非对称影响

    石峰;戴冬阳;纪明;

    运用ARDL边界检验和成对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城镇化、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采用NARDL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城镇化、经济增长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城镇化、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正负冲击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均具有非对称性特征。长期看,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会显著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城镇化率的降低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但城镇化率的正向冲击要远大于城镇化率负向冲击带来的影响。我国人均实际GDP的持续增长为二氧化碳排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人均实际GDP的负面冲击会以更大强度推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此外,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集中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远大于人均实际GDP增加带来的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11.37和0.53。

    2023年03期 v.44;No.210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城市群低碳发展研究可视化分析

    徐伟;闫雪萌;李志鹏;

    为探究我国城市群低碳发展研究前沿热点以及演进状况,运用CiteSpace 5.6.R2可视化分析软件,以CNKI数据库中2000—2020年城市群低碳发展相关研究文献为对象,进行发文量、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及热点关键词的归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有关城市群低碳发展研究的整体发文量较低,且进行持续深入性研究的文献较少;研究学科领域有较强的交叉性;研究作者主要以个人研究为主,作者及机构间合作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城市群低碳发展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典型城市群的碳排放分析及低碳发展路径研究、区域碳排放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低碳经济与城镇化进程对城市群发展影响分析、城市群低碳发展指标体系建设和模型研究等方面,且近年来相关研究向对象多维化、方法多元化的方向演进。

    2023年03期 v.44;No.210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 益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分异研究

    王琦;封彦;邹语瞳;胡翱;

    引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测算2012—2021年益阳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协调度和综合发展值,对城镇化进程中益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对测算结果进行时序和空间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时序的动态演变上看,益阳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于2017年从初级协调发展到中级协调,且协调发展水平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2012年有2个县处于勉强协调状态,4个县处于初级协调状态,2017年有4个县处于初级协调状态,2个县处于中级协调状态,2021年全部县(区、市)都实现了中级协调,其中沅江和赫山的协调发展水平最优,南县和桃江次之,资阳和安化相对较差。

    2023年03期 v.44;No.210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城市管理

  • 授人以渔:公共教育支出的减贫效应及作用机制

    许先普;宋佳;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教育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彻底稳定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通过构建内生增长模型,阐释了公共教育支出减贫效应的作用机理,并基于中国大陆30个省份2003—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共教育支出对贫困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公共教育支出有助于降低贫困,同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积累均有利于改善贫困程度,而贸易开放的影响为负。公共教育支出的减贫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并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缓解贫困。在此基础上,从扩大教育支出规模、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教育扶贫效果的政策建议,针对各教育阶段实施差异化的教育支出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等,为彻底阻断返贫风险,从根本上实现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提供借鉴。

    2023年03期 v.44;No.210 2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 酒店典型事件性餐饮浪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沙市酒店婚宴市场为例

    谢丽萍;唐健雄;何曦;

    酒店事件性餐饮浪费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其中婚宴餐饮的浪费现象尤为严重。通过对已有餐饮浪费研究进行梳理,并采用消费者自我评估的方式来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网络爬虫技术了解长沙市星级酒店总体价格水平,最后根据现有数据探索影响婚宴浪费的潜在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长沙星级酒店婚宴市场价格跨度大并呈现出“头大尾小”的特征,浪费现象严重,宴会宾客、宴会主人以及舆论宣传是造成浪费的三大主体,其中舆论宣传在控制社会餐饮浪费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接受节约宣传频率等与自我评估的婚宴浪费量存在显著影响,说明宣传以及责任感的培养对减少婚宴食物浪费至关重要。

    2023年03期 v.44;No.210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城市治理

  • 区域性“卡脖子”技术创新联合体的培育机理

    高武;唐嘉诚;

    当前我国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问题,构建区域性“卡脖子”技术创新联合体是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的合理组织形式。在对区域性“卡脖子”技术创新联合体的构建动因和现实逻辑进行分析后,运用创新生态系统、社会创新网络与演化博弈等相关理论,对创新联合体构建机理以及多方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与化解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区域性“卡脖子”技术创新联合体的培育存在特殊性,成员选择要基于多维临近性、能力互补性、知识异质性与前期合作基础,并进行动态更新,还需优化制度设计确保合作共赢的持续稳定,以及正确运用激励政策充分激发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2023年03期 v.44;No.210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 基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湛军;李嘉贝;余一丹;刘添鑫;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是有效减少药品危害重复发生和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工作还存在公众药监报告意识不强、监测机构不健全,运行制度不完善、监测队伍专业性不强、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量少质低等很多问题,可以通过提高社会认知、加强制度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完善法律法规等方法改进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工作。

    2023年03期 v.44;No.21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中清洁工的角色困境与纾解

    刘宏钊;成欢;

    在垃圾强制分类时代,清洁工人既是生活垃圾的清洁者,又是生活垃圾的分类者和回收者。但在实践中,由于存在群体心理调整能力差、外在教育形式陈旧和相应职业保障制度不足等因素,致使其陷入了职业身份认同度低、分类意识不足和角色职责迷茫的现实困境,制约着其垃圾分类的行动效果。在多元共治的生活垃圾分类格局中,提升清洁工职业的社会认同感、强化对该群体分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完善清洁工人的职业保障制度是纾困之策。

    2023年03期 v.44;No.210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城市文化

  • 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理论发展的基本向度与论域变迁

    袁超;刘方思;

    城市空间正义理论的提出是来自中国城市化现实、实践的强烈呼唤,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特殊需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理论解读、理论转换以及实践运用等阶段,研究论域也从以“分配”为核心转向“分配”“承认”双核心发展,与此同时“情境”也将是城市空间正义理论致思新路径。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理论的建构逐步从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理论来裁剪中国现实转向中国话语的建构。未来城市空间正义理论体系必须正视中国城市现代化面临的问题,站在我们自己的场域当中,立足于中国城市化实践,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城市空间正义理论话语体系。

    2023年03期 v.44;No.210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 “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湖南花鼓戏文旅融合的路径研究

    任慧婷;

    当前湖南花鼓戏面临着现代文艺的冲击、传播范围的不足、故事内容的落后、创作人才的匮乏、人才流失严重等发展瓶颈,其复兴的关键在于推动、创新、提升和丰富湖南花鼓戏自身作品和旅游产品内容的有机结合,打造湖南花鼓戏的文化品牌,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契机向世界传递湖湘声音,提升湖南省及湖南花鼓戏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3年03期 v.44;No.210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城市文学

  • 迟子建作品对东北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吴绪霖;易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迟子建的小说不断展现出对东北城市化进程的思考。初入城市时,迟子建的创作多反映城市中人的异化现象,通过呈现城市化造成的问题表达对城市生活的拒斥与批判。此后,迟子建从对城市化问题的描绘中逐步深入,转变为对城市化的反思,思考城市化对东北女性身心造成的伤害,以一系列“失根形象”隐喻城市的“断根”状况。迟子建于21世纪以来的创作中终于展现出对哈尔滨的眷恋,提出了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用文字建构哈尔滨城市化历史,将东北城市凝结为诸多意象,用对人性之美的书写淡化城市化对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2023年03期 v.44;No.210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 周立波故乡题材小说中的乡村叙事和浪漫精神

    周璇;周云鹏;

    1955年周立波返乡以后,小说创作特色愈加凸显,这体现在其故乡小说中地域性十足的乡村叙事上,同时浪漫主义精神也在乡村叙事之中悄然流露。浪漫的精神与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在字里行间的碰撞构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张力,在朴实无华的言语之间闪烁出动人的激情。

    2023年03期 v.44;No.210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 论唐侠女小说中的“江湖”意象

    吴昌林;张蕊;

    唐传奇中侠女形象大放异彩,其活动背景——“江湖”意象亦高频出现。“江湖”意象作为古典文学中的常见、经典意象具有悠久的发展脉络以及深厚的文化蕴涵。唐传奇中的“江湖”意象有一个不断扩展丰盈的发展过程,其奇幻性、距离性、系统性的特征引发了读者阅读兴趣,也具有净化民众心灵的功用。

    2023年03期 v.44;No.210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纵横视野

  • 论精神哲学视域中的精神建设

    邹智贤;王皓;

    人类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不仅停留在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外在的社会结构维度层面,还需要由外而内进行精神建设,克服社会转型带来的精神危机,实现精神的整体跃升。站在精神哲学视域的高度建构精神建设理论,要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澄明精神概念内涵,把握品性、德性、审美和信仰等精神组成诸方面的具体内涵和逻辑结构;二是厘定精神建设对象,聚焦政治、经济和日常等三大生活场域的精神价值建构,使全部社会历史活动以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鹄的;三是拓展精神建设主体,突破传统思维束缚,将主体由个体拓展为集体,充分发挥集体在精神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

    2023年03期 v.44;No.210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4K]
  • 呼唤先锋:论何锐的诗歌编辑观念

    朱大双;易瑛;

    何锐在《山花》杂志担任诗歌、理论编辑多年,也是思想前卫的诗评家,对诗歌有着高度敏锐的直觉。对先锋诗歌的积极倡导和丰富的诗歌编辑实践活动使何锐的诗歌编辑观念充满了先锋色彩,主要表现在对先锋诗歌的推崇、对先锋诗歌和理论批评对话的倡导以及对与审美绝缘的功利性伪诗的拒斥等。先锋的诗歌编辑观念和对先锋文学的倡导,使得改版后的《山花》成为全国先锋文学阵地,推动了整个先锋诗歌、先锋文学的发展。

    2023年03期 v.44;No.210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 读者参与对学术期刊编校质量的影响研究

    贺常颖;

    当前学术期刊的读者因为自身的阅读习惯、知识修养及对出版物的认识等原因对期刊的编校质量保持沉默,使期刊失去来自读者的监督和鞭策,这成为学术期刊编校质量下滑的客观因素。期刊可以通过培训读者、开通微信公众号、奖励表彰等多种方法鼓励读者就期刊的编校质量发表意见,从而达到提高编校质量的目的。

    2023年03期 v.44;No.210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