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春晓;王祺慧;
旅游活动是青藏高原重要的人类活动。基于态度理论,引入出游情感作为中介变量,风险沟通为调节变量,以长沙市居民对青藏高原旅游风险应对形象感知及其支持意愿和出游意向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工具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长沙市获得基础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建构高原旅游风险应对形象感知对旅游支持意愿和出游意向的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目的地形象感知因素均正向显著影响旅游支持意愿。对目的地形象感知越强,对旅游行为的支持力度就越大;信任对旅游目的地出游意向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危机管理在支持目的地意愿和出游意向方面有显著差异,目的地卫生医疗体系是游客出游意向的关键因素。对于感受到较强的风险沟通能力的受访者来说,团结因素显得至关重要;风险沟通质量对旅游支持意愿和出游意向的调节作用在目的地发展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目的地的积极感知是联系游客与目的地之间的纽带,打造良好的旅游形象,需要长期努力。
2023年05期 v.44;No.212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 宋昌耀;刘怡君;夏杰长;
区域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而地区收入差距是区域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地区收入差距作为收入差距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使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全面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就业、居民收入和共同富裕。旅游业发展影响区域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调节地区收入差距,亟待从理论上梳理旅游业发展影响区域共同富裕的分析框架。为此,从研究方法、内容和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述评,提出未来应当加强旅游业影响区域共同富裕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动态模拟和政策研究,为丰富旅游业的收入分配理论、促进区域共同富裕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为推动旅游业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实现区域共同富裕提供决策参考。
2023年05期 v.44;No.212 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 黄闻达;孙章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利用文献法系统回顾和梳理了近十五年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构建,研究发现:(1)它形成了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和资本项目下多元化的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的基础性政策机制,并与汇率、清算网络、国际合作等相关配套性机制相结合,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框架;(2)这种政策构建有着鲜明的目标取向,在战略性上它契合了不同时期的国家重大发展规划,策略上它对不同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目标实现了有序引领,目标定位上它呈现出以市场化为主导、从贸易向金融领域拓展的变迁取向;(3)未来政策构建的优化方向须致力于相关制度环境的完善、监管机制的提效、政策框架的优化及中国特色政策模式的构建等。
2023年05期 v.44;No.212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