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刊

城乡空间规划

  • 新发展格局下城际合作共建园区的发展与制度创新

    罗小龙;杨凌凡;唐蜜;

    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下,不断丰富完善的新发展格局战略使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城市合作迎来新局面。合作共建园区作为中国城市合作中的重要制度创新,肩负着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链分工合作、优化区域创新协同制度供给的重要使命。立足新发展格局下合作共建园区转型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与方向,从新发展格局对合作共建园区制度创新的核心诉求出发,从搭建土地发展权转移制度、创新收益分配机制、应对行政区经济影响、完善治理体制降低行政成本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城际合作共建园区进一步优化提升的关键问题;提出弹性可变的土地发展权转移制度改革、基于综合收益清单的利益共享机制创新、多层级引导的实施监管体系搭建、城市间合作的相关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2024年03期 v.45;No.21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基于功能协调的城市“三生”空间优化研究述评

    刘勇;江曼琦;

    城市“三生”空间优化强调从生产、生活、生态不同功能空间协调的角度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推动城市的内涵集约式建设,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优化目标。从功能协调角度出发,系统梳理城市“三生”空间优化的既有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城市不同功能空间两两协调优化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空间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协调优化、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的协调优化、城市居住与服务空间的协调优化、城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的协调优化4个维度;关于城市“三生”功能空间协调优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非常有限,但是国土“三生”空间优化的评价分析较为丰富,能够为城市“三生”空间优化研究提供借鉴。未来应该在借鉴城市具体功能空间两两协调优化、国土“三生”空间优化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城市“三生”空间优化研究。

    2024年03期 v.45;No.216 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长沙—岳阳空间协同发展规划策略研究

    陈雪娟;宋盈;

    长岳协同发展是湖南实施强省会战略、发挥省会长沙核心辐射功能的必然要求。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湖南强省会战略、长株潭都市圈战略以及长沙与岳阳两市发展战略等,考量长沙城市发展战略空间向洞庭湖区延伸的重要战略意义;分析长沙与岳阳空间协同化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交通体系、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机制创新等6个方面出发,提出长岳空间协同发展的规划策略。

    2024年03期 v.45;No.216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城市经济与管理

  • 平台经济背景下零工劳动者就业脆弱性形成机理研究

    刘晓英;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零工就业者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就业形式,零工劳动者的就业脆弱性也逐渐凸显。平台经济中劳动关系的逐步弱化导致劳动者社会保障缺失;算法计酬机制的工价均值悖论导致劳动者收入下降、风险增加;算法驯化管理机制导致零工劳动者高负荷工作,劳动过程中主体地位缺失;平台企业单边垄断弱化了零工劳动者地位。因此,应建立多种形式的劳动关系,构建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构建算法评估机制;完善集体协商制度。

    2024年03期 v.45;No.216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数字金融能力对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

    谷洪波;蒲纯嘏;张晒春;张钦;

    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微观视角探讨数字金融能力对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多样性和配置比重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力能够显著提高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的配置多样性和配置比重。就提高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多样性而言,数字金融能力的作用在城镇居民、东部地区家庭、较高教育水平和较高财富水平的家庭中更加显著;就提高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比重而言,数字金融能力的作用在农民、中西部地区家庭、较低教育水平和较低财富水平的家庭中更加显著。数字金融能力能够通过提升家庭风险偏好以及促进家庭保险配置等路径优化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因此,应注重提升居民数字金融能力水平,普及数字技能和金融知识,加大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缩小“知识鸿沟”“数字鸿沟”,促进家庭参与金融市场。

    2024年03期 v.45;No.216 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共享经济视角下城市休闲空间形成机理研究

    尹罡;孙倩;任国平;曾家淇;

    在“共享经济”理念影响下,城市休闲活动的组织及休闲空间的生产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梳理和分析共享经济以及城市休闲空间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在共享经济理念影响下,城市休闲空间呈现休闲平台智慧化、休闲业态融合化、休闲场景生态化、休闲行为契约化等四大特征;宏观经济情境、社会文化变迁、信息技术进步及生态环保理念等因素共同促成了城市休闲空间的共享化。最后,构建了一个城市共享休闲空间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

    2024年03期 v.45;No.216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城市住宅小区物业收费困境与对策——情感作用机制分析

    张庆贺;

    物业收费困境是城市住宅小区治理中的顽疾之一,引发的小区治理失序已经成为普遍难题。物业收费困境一方面是由物业管理服务的公共性、隐蔽性所致;另一方面也与小区治理中的制度、规则供给不完善有关。在提高业主履约意识、促成业主履约行为的过程中,情感作为嵌入其中的非正式规则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物业管理人员通过满足业主的需求建立情感连带,积累情感资源,进而以人情规则、面子规则、关系逻辑等策略来化解物业收费困境。积累和运用情感资源能够实现双方关系转化,提高信任度以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双方的矛盾纠纷。把情感规则运用于物业收费情境中是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融合,这对重塑物业管理制度、化解物业管理困境将起到积极作用。

    2024年03期 v.45;No.216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城乡发展与治理

  • 清代前中期的城市自治——以苏州的考察为例

    周执前;

    由于受韦伯中国城市观的影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认为传统中国不存在城市自治。实际上,中国古代尤其是到了传统社会后期,城市也实行了一定程度的自治,特别是在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城市。苏州作为清代前中期工商业城市的典型代表,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因而城市管理任务繁重,但政府对城市的管理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苏州城市的许多民间组织如会馆、公所、慈善组织等承担起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管理和市政管理职能,苏州城市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治,但这种自治与欧洲中世纪城市自治的性质完全不同。

    2024年03期 v.45;No.216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西柏坡精神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内在机理及现实路径

    罗玉辉;牛春阳;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构成,西柏坡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涵与道德资源,对赋能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表现为其契合当代治理的现实要求,能够借助红色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助推基层党建党办发展与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打造共治共享的人文社区。然而,基层治理现代化面临着权力资源分配不足、基层治理不够科学、公共服务能力有限、人才队伍质量堪忧、群众参与度不高等多重困境。为此,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基层治理现代化,从坚持政治本色与群众路线、强化基层干部教育、加强人才“引进来”与“留下来”工作、构建多元协同的社会治理模式等方面综合发力,清除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掣肘因素,以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

    2024年03期 v.45;No.216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城市极端天气灾害的风险应对与韧性治理研究——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例

    罗银瑶;

    极端天气灾害是威胁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人民安全感提升的重要风险因素,也是城市风险应对的重要内容。以城市的“全周期管理”理念为指导,围绕风险演化的前兆阶段、紧急阶段、持续阶段和结束阶段,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案例展开深入研究,发现我国城市风险应对能力仍存在不足之处。基于韧性理论视角,着眼风险应对的系统性和长效性,从组织韧性、制度韧性、文化韧性、物理韧性、数字韧性等维度提出城市韧性构建的多重路径,推进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2024年03期 v.45;No.216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城市社会与文化

  • 新时代人民城市文化形塑的出场学分析

    全燕黎;康兴源;

    人民城市作为新的城市形态和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城市战略,蕴含了文化形塑的特殊出场学意蕴。从出场语境来看,资本增殖逻辑的扩张、政府文化治理的滞后,以及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多样性需求共同构成了人民城市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人民城市文化形塑应遵循承续性和创新性相统一、拼贴性和有序性相统一,以及共享性和消费性相统一的出场属性。应通过整合社会力量培育主体基础,健全文化制度激活文化创造,规划文化紫线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构建新时代人民城市文化形塑的出场路径。

    2024年03期 v.45;No.216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民国时期洞庭湖政区变动与边界类型构建研究

    粟黎源;王春霞;

    间歇性洪涝灾害与持续性泥沙淤积是民国时期洞庭湖政区变动与边界类型构建的关键因素。民国时期长江上游泥沙淤积至洞庭湖中部、西南部、东部,新淤洲土引发利益纠纷。为解决纠纷,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仿清末设置南洲直隶厅的经验来筹设东湖设治局,但因湘、资二水影响而设置未成。在边界类型构建上,民国洞庭湖政区边界可以分为以河为界、以堤为界、以湖为界、以高辨识度的地物为界四种类型,而这无疑是民国洞庭湖区空间地理基础与人为政治过程不断互动调适的结果,也是洞庭湖区“地理特性”的重要象征。

    2024年03期 v.45;No.216 8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符号学视角下纪录片《守护解放西》对长沙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石蒙蒙;曹巧;

    《守护解放西》作为新时代警务纪实类节目的创新表达,对塑造和传播长沙城市形象而言是一次成功的破圈之旅。本文以符号学框架探究《守护解放西》出圈的原因,显在层面从人情政府、繁华星城、友好市民、趣味长沙进行多方位符号建构,潜在层面从花字、短镜头、弹幕等方面进行技术性符码建构。通过解析长沙城市形象“自诉”与“自塑”的内在逻辑,以期为城市形象管理者带来新启发,为城市形象的多维呈现提供新路径。

    2024年03期 v.45;No.216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美国媒体中湖南科技报道的话语研究

    朱诗花;曾建松;

    对从NOW语料库中选取的2010—2022年美国涉及湖南科技的报道进行研究,发现:2020—2022年3年中美国对湖南科技发展的关注度逐年提升;美国媒体2010—2019年主要关注点为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2020—2022年关注点除了自动驾驶汽车,还有袁隆平杂交水稻;有些科技报道积极客观,但有些科技报道直接宣扬“中国威胁论”或贬损与污蔑中国制度。

    2024年03期 v.45;No.216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 下载本期数据